外观世界内观心
服务热线9:00-21:00 / 021-22818-606
我不想患得患失,却又控制不住自己 | 女性为何比男性更容易焦虑?
发布时间:2018-03-09 16:25:54| 浏览次数:

转载自 KnowYourself 2018-03-05 KY作者 / 影子


你或者你身边的女性是否有过以下情况?

  • 在职场中经常害怕犯错,既想要证明自己、又觉得自己可能“真的不行”,而这样的想法可能又让你进一步犯更多的错。

  • 在亲密关系中,常常感到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总是担忧情感中负面信号的出现,比如“他这么做是不是因为不够爱我?”甚至“我是不是遇到了渣男?”

  • 在面对家庭时,常常担忧自己无法兼顾“家庭”与“事业”,担心自己无法满足“完美妻子”“完美母亲”的形象。

  • 在面向自我时,经常担心自己不够好,比如觉得自己身材不够好,对自己的长相与身材“缺陷”了如指掌;容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刍思考(以负面态度解读过往)等。

……

如果你有以上的这些表现,那么你需要注意,这些可能是由于你的焦虑导致的。

后台经常有粉丝给我们留言说:“作为女孩子,我感觉从小到大的人生都被焦虑支配,小时候出去玩被父母教育女孩子不要疯跑会焦虑,读书的时候总被暗示数理化一定学不过男孩子也令我焦虑,等到了适婚适孕年龄,感到焦虑的时刻就更多了……”

似乎女孩子们相比之下总是更加容易焦虑,这是真的吗?我们能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焦虑?

我们曾经讨论过很多次焦虑,如今被称为“时代病”的焦虑,与我们所处时代充斥的不确定感息息相关,相比父母那一辈,我们的生活面临了更多的选择与未知,身处其中我们感受到的并不是更多自由,往往是一种消极的无穷无尽感。如教授O’Conner(2017)所说,焦虑正是滋生于这“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不确定。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受过焦虑,不过,不同的人对于焦虑的体验却是十分不同的。


有些人感受到的焦虑,是身体上的不适(WHO, 2009; Testa, et al., 2013),比如头晕、眩晕等神经症状,或是胃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的症状,心跳加速、心悸等心脏不适等。还有些人感受到的焦虑则更多是精神上的,比如坐立难安、易被惹怒、总是陷入在不健康的怀旧之中、注意力无法集中等(Smith, 2008)。


生活中,我们似乎总是能听到更多的女性抱怨/描述自己关于焦虑的体验,那么,女性真的更容易体验到焦虑吗?诸多研究数据显示,答案或许是肯定的。


2016年,美国焦虑和抑郁协会(Anxiety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ADDA)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女性被诊断为焦虑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2011年英国一项关于广泛性焦虑(GAD)的研究显示,女性相比男性更易感到焦虑,女性有更多焦虑不安的想法,包括对健康的焦虑、对形体的焦虑、对社交的焦虑等,“她们更相信很多担忧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同时她们也认为担忧、焦虑是需要避免的。”此外,多项对美国、巴西、欧洲等国的研究显示,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中,女性患病率均显著高于男性 (Sun& Wang,2015)。

1. 生理原因

多项研究都显示男女的大脑对压力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而最新的一项关于压力反应的研究为此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者Valentino 博士表示,实验证明相比于雄性小鼠,雌性小鼠的大脑对于促皮质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or CRF)要敏感得多,CRF影响着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它会在遇到压力时激活,让人有唤起(arousal)、警惕的感觉。”

除此之外,荷尔蒙的男女差异也是女性更易感到焦虑的原因。一些研究表明焦虑与激素孕酮有关。对于经期前感到烦躁不安的女性来说,孕激素的增加改变了大脑中抑制焦虑的受体功能的正常发挥(Zukerman,2011)。对于产后女性来说,孩子出生后体内荷尔蒙的剧烈变化也可能是焦虑的根源。

但,生理差异还不是男女焦虑水平差异的全部原因,社会文化环境与家庭教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社会环境原因


a. 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对一个群体的固定印象与偏见”,社会中存在着四类对女性和男性的刻板印象(Planned Parenthood, 2007):

  • 性格特质。例如认为女性应该是温柔的、情绪化的,而男性是坚强而有侵略性的。

  • 家庭行为。例如认为女性应该照顾孩子、承担家务,而男性则应该赚钱和做家庭中的修理工作。

  • 职业。例如认为女性适合担任“照顾者”的角色,如教师护士等等。而男性适合做领导人的工作。

  • 外表。例如认为女性应该苗条且有线条。而男性应该长得比女性高、有肌肉等等。


这些社会中的刻板印象对女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人们秉持着刻板印象对身边的女性进行“理所当然的要求”,往往成为了女性的一种焦虑源(其中不仅有他人,也有很多女性自己会用刻板印象来要求自己)。

比如,在我们曾经一篇关于女性职场焦虑的访谈中,几位女性受访者都表示在备孕、怀孕与养育孩子的阶段,担心自己无法同时兼顾事业与家庭,感到十分焦虑。如今社会对于女性在职场上的要求已经和男性几乎平等,但与此同时,家庭的责任还是会更多地压在女性身上。此外,好事业对于女性在社会评价中的影响也不像男性那样正面,反而极其微妙,比如“事业女强人啊,那她家庭一定很不幸福吧”,我们依旧能听到很多类似这样的评价。

b. 性别歧视给女性带来更多压力

除了刻板印象,社会生活中的性别歧视也为女性的生活带来更多压力与不确定性。

上世纪90年代,乔安妮·凯瑟琳·罗琳为了能够让手稿得以出版,答应了出版社将名字改得更“男性化”的要求,J.K.罗琳与《哈利波特》系列才得以家喻户晓。直到今天,高校招生与职场招聘中歧视女性的案例依旧屡见不鲜。

值得一提的是,职场歧视的情况并不随着女性的学历变化而有所不同。2016年The Wall Street Journal对美国446类职业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很多职场女性精英的平均收入远低于她们的男同行,高学历女性的情况尤其严重。

而这些歧视性的政策、事件甚至“潜规则”成为了女性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也让女性不得不面对更多(潜在的)压力,产生更多担忧、焦虑的想法。


c. 文化偶像等社会影响

比起那些真正独立自信的女性偶像形象,如今更多的文化偶像依旧是符合传统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是“物化女性”的。比如媒体中大量身材姣好的女性偶像,倡导“男人出轨是因为女人不够美/贤惠/会忍耐”的文化名人等等,影响着很多女性对自己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而这样的要求一旦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就会成为很多女性心中“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担忧起“达不到要求会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倾向于教导女孩子“世界是可怕的、充满危险的”,比如在孩子们想要玩耍时,父母会更加鼓励男孩自由地探索,而会对女孩叮嘱要“注意安全”。

此外,孩子很小时,家长就倾向于低估女孩的能力,认为女孩更需要被帮助和保护。研究显示,和男婴相处时,母亲会更多时间看男婴独自玩耍,而和女婴相处时,母亲则会花更多时间拥抱女婴。

这种教养模式对女孩成年后应对压力的机制有着重要影响,成年后的她们更加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压力,渐渐产生一种“世界很危险,我没有能力应对它”的感受,变得更加自我怀疑和焦虑(Romm, 2017; Sandberg, 2013)。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女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温柔、顺从,成长过程中内心真正的需求被长期压抑,也更容易让她们在成年后产生内心与现实的冲突,陷入焦虑不安。


6.gif

1. 试着给焦虑打上正确的标签,

找到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你有焦虑想法(anxiety thoughts)的时候,先给你的想法分类、打上标签。

你需要区分,这个想法究竟是社会强加给自己/女性身份的,还是发自你的内心。比如作为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或许你觉得晚婚是你自己的个人选择,却在周围逼婚、歧视的声音中,为自己没有结婚对象而感到异常焦虑,此时你需要平静下来去区分,你所真正担忧的到底是什么?急着寻找结婚对象是外部强加给自己的,还是自己真实的想法?

不要让自己和自己的想法绑定。把你的想法看成许多经过你大脑的数据,它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去相信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过程能够帮助你避免被想法本身困住,而让你对“我在做什么”、以及“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的过程更有觉知。从而你也许可以意识到,是不是有其他更客观平和的方式来看待现在的处境。


2. 允许自己拥有焦虑的时刻

在感到焦虑的时候,不要立刻简单粗暴地对自己说“不要再焦虑、不要去想了”,而是把焦虑的事情写下来,列成清单(Smith et al., 2016)。在写的时候,不要去评判你的念头,而是单纯地记录,并告诉自己:先不忙着焦虑,回头再看这个单子。这个做法的好处是它打断了你沉浸在焦虑中的状态,同时也没有一味地压抑自己的焦虑,而是进行适当的表达。

此外,你也可以有一个记录平和心情的清单,写下那些让你感觉很安心很平静的事情,在回顾不同清单/日记时,告诉自己不同的情绪都有它的缘由与作用,要允许自己有这些不同的时刻。


3. 找到重要同伴,尤其是真正的女性role model

在随处可见性别刻板的社会中,女性尤其需要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选择合适的人留在身边,而不是那些支持性别歧视,一味按照刻板印象来要求女性的人。

而对于女性的成长道路来说,一位真正独立、自信的女性榜样(role model)则显得尤为重要。偶像/榜样给人带来的信念感,会帮助女性更加坚定自己的道路,相信自己的力量,从而不受过多的外界压力的影响。

最后,我们也想呼吁:请每一个个体,家庭、学校、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抱持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共同为更多女性榜样的诞生创造更友善的客观条件。这样,更多的女性才有更大的力量去对抗焦虑感,去实现更大的自我与社会价值。



内观心理(2008)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

内观心理咨询中心地址:宛平南路521号(恒昌花园)B座1306室。(轨交4号线/7号线东安路站3号口出直走5分钟即。行人请走恒昌花园零陵路541号大门。开车请从宛平南路大门走,告知门卫房间号即可进入)电话:22818606 微信号:edu_insight 网址:insi.com.cn


 
 
 上一篇:“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是现代人交往常态?| 为什么我们需要清楚明确的关系状态
 下一篇:【科普】“人人都有病” | 你所知道和不知道的心理疾病

选择内观心理的理由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021-2281-8606
微信咨询:13601732813
QQ咨询:1902932835
中心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445号新越时美大厦(武定路口)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