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18-07012 作者: 付丽娟
(侵权请联系删除)
候机厅里,一个4、5岁的小男孩,推着一个蓝色的小行李箱,一边跑着,一边兴奋地喊叫着。一位年轻女性用更大的音量朝他喊着:“停下来,听到没?”
小男孩一定听见了,他不仅没有停下来,还朝着手扶梯的方向移动。这位年轻的妈妈,三两步冲过去,一手扯住小男孩的胳膊,一手夺过行李箱,对他厉声吼道:“你是耳朵聋了吗?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以后都别想出门玩了!”
这位妈妈很激动,脸上挂着非常强烈的嫌弃的表情。小男孩儿不知所措,一边想要靠近妈妈,一边眼睛又看向别处。
当我进入机舱打量座位时,又看到这对母子。他俩就在我右边靠窗的两个位置。小男孩儿很兴奋地在喊叫中扭动着身体,年轻妈妈正看着手机。“嗒”一声,小桌板突然倒下来,差点磕到小男孩的脸。这位妈妈立即不耐烦地对说:“跟你讲不要乱动,你是在抽什么风。”
起飞时,广播说请收起小桌板。这位妈妈把男孩位置上的小桌板刚收起来,“嗒”一声,小男孩重新把它放下,并不满地喊:“我要玩这个!”
显然,这位妈妈并没有办法帮助孩子适应现实环境。比如候机厅人来人往,不可以推着箱子横冲直撞;在机舱狭小的空间内,不可以大声喊叫吵闹别人;广播里的规定,也是一定要遵守的;也不可以一直朝前排座踢脚,影响别人休息。在不到一小时中,需要管教的就有四件事情。这位妈妈除了使用嫌弃的吼叫制止孩子以外,没有别的方式。
就小桌板的事情,母子正僵持着,这股张力让我都不太舒服。我决定帮帮他们。我对右手边的年轻妈妈轻声说:
-如果你不想让他做什么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平静地告诉他不能做的原因是什么。
-他不会听的,你看我那样说,他都不听,犟得很!这位妈妈回道。
-是的,所以你需要很平静地告诉他为什么不能做。他需要你帮助他能平静地理解不能做的原因。如果你对他只有命令,没有教导,他就会反抗。而且你在用新方式前,最好能先跟他道歉,这样会很有效。
这位妈妈听懂了,换成平静的口吻对小男孩儿说:
-刚才是妈妈太急了,不应该那样对他你讲话。你听到了广播里面说,飞机起飞时,要把小桌板收起来,把遮光板打开,还要把椅背调直,对吧。所有坐飞机的人都要遵守,妈妈要遵守,你也要遵守。等到飞机已经飞到天上了,广播就会通知可以把小桌板放下来了。
小男孩儿问:为什么呢?年轻妈妈转过头来看我,意思是怎么解释。我说:
-告诉他,一会儿帮他叫飞机上的工作人员过来,他可以问。很快听到男孩儿说:妈妈,你帮我问。母子之间的张力解除,小家伙也同意放好小桌板。只是时不时就问:妈妈,飞到天上没?
这位妈妈也用同样的方式解决了小男孩踢脚的行为。平静地对小男孩儿说:前面的叔叔在睡觉,你这样踢,会打扰他的。
老实说,管教孩子是不简单的,需要学习技巧和练习。在应该有所管教的时候而没有,会制造问题小孩。这就跟精神分析说,在应该给孩子镜映、抱持而不足够时,会制造问题小孩是一样的。
接受过精神分析观点的人可能会对“管教”这个词有些排斥,这个味道跟温暖、容纳、共情不太一致,可能会让人觉得刻板且严苛。经过精神分析的洗涤,不少人相信,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空间,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充分地满足他,他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得很好。其实呢,可能是我们对这种养育方式太理想化了。
同时这种养育方式,3岁以前是可以的,或者说2岁以前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这种“高山无害奶源”的养育方式一直持续下去,比如持续到五岁,其实也会剥夺孩子应该获得的重要的养育内容。可能剥夺掉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他很难发展出自己内部的力量来适应现实。
而3岁孩子要面对的现实和6岁孩子要面对的现实,以及9岁孩子、15岁孩子所需要面对的现实是完全不同的。就像前面那个4、5岁的小男孩儿,他对身体的活动的享乐、对内在攻击性力量的掂量、对禁止的反抗都不会跟一个2岁的孩子一样。
他如何更新自己和外在现实环境的关系,他如何更新对自己行为带来的结果的认知,他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来准备好适应某些必要的现实,不被现实打击和摧毁,反而有适当的能力来创造一个符合他自己的现实呢?
上个星期,一个老同学微信上问我,女儿刚上小学,学习习惯很不好,要怎样能让女儿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可能是绝大部分父母的难题,怎么能让正在上学的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其实核心只有一个:自律。简单说是,自己能管理自己,同时了解如何为自己负责。更精神分析的说法是,如何成为一个更独立的人。而这一个最大的核心任务,是需要在孩子逐步成长的过程中,通过教导,帮助他搭建起来一个相对完整的功能。
到了上小学再开始,其实已经算是比较晚了。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的几年,还没有发展出适当的自律能力,那么学习就会成为半终生的障碍。未来的中学、大学、工作,可能会有些轻、中、重度残疾的状态。
虽然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很多毛病,但是大体上能够适应这个体制,对每个孩子来讲,利大于弊。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如,孩子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比家庭有更多规则。三岁的孩子如果在家庭中没有接触过规则这个东西,他在幼儿园就会失控。幼儿园不会为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只适合他的规则。那么当这个孩子无法理解和一定程度遵守幼儿园的规则时,他在这个环境中就会感到很困惑也很无力,甚至被边缘化。这种被边缘化,正是一些问题行为的原因。
再比如,孩子上小学了,一个班级会比幼儿园又有更多更不同的规则,如果一个孩子在此前,理解和接受规则的能力没有发展起来,那么他也不可避免地会被边缘化。对于孩子来说,无论在哪里,他都希望是被接受、被认可的。如果他不具备被接受被认可的能力,也就无法创造一个相应的现实。想想还是挺让人忧心的。
极端情况就是反社会人格了。他们的一生都在破坏规则,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理解和接受规则。
那要如何让小小的孩子,能够在进入更大的现实环境前,就有基本的能力呢?就像我的那位老同学所困扰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放着作业不做,只想看动画片,对做不做作业感到无所谓。这其实不是学习习惯的问题,而是从2到6岁这之间,持续地、无数个小情景中,是否帮助她建立了自律的能力。
当孩子不好好吃饭只吃零食的时候,当孩子不让看动画片就嚎啕大哭时,当孩子在超市的零食柜台前大发脾气时,当孩子故意砸坏玩具时,当孩子打人咬人时……
我们的孩子在内心中呼唤“管教”,渴望父母用一种充分了解他们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感到自己是安全、可控的。当这些时刻出现时,我们是否意识到了,并能够真正的管教孩子,而不是只有禁止、阻拦、批评、惩罚,也不是单纯让孩子感到羞愧、内疚、自责、不被爱、被抛弃,让这些情绪淹没他,而无法思考有些事情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当孩子犯下了必然的错误,你是否能让孩子意识到,他是可以被原谅的,这些错误也是可以被修复的。因此他也能从犯错中获得对自己的积极的体验,而不是自感被蒙了一层灰。
著名的美国儿童心理发展专家塞尔玛·弗雷伯格说过一句话:一个不被管教的孩子是一个感觉自己不被爱的孩子。
美国家喻户晓的儿科医生与发展心理学家布雷泽尔顿教授说:对他人感同身受并能因此给予关怀的能力始于童年早期,但会终身发展。
感到悲哀的是,即使是一些成年人也从来没有完全发展出这样的能力。但最终,每个人的行为并不会只依赖于外界施加的规则(除非是在监狱里),而是基于自我管教。相应地,自律也被个人对于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的觉察及顾虑所影响。
“高山无害奶源”的养育方式的好处,现在已经被很多父母意识到,并正在学习。但是在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也需要学习如何管教孩子,帮助他在现在以及未来发展必要的能力,适应现实以及创造现实。
布雷泽尔顿教授的一套书在美国备受父母喜爱。这套书终于在国内出版了——《给孩子立规矩》、《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读懂二孩心理》。
这套书最棒的地方是,列举了不同场景中的处理技巧。对读者也有很多提示,不同特质的孩子,处理的方式也会不尽相同。语言平实,情景丰富又有代表性,没有半点理论概念。相信所有父母都能看懂,并且明白该如何做。
这套书所涉及的内容,其实也是大多数成人需要再次内聚整合的内容。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完全理想化,又权威又亲和,充分了解孩子,还有智慧的父母的形象。
这可能是我们内在所缺乏的父母的样子。很多到了四五十岁,还在处理与内在父母关系的人太多。比如我自己。很多人误以为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就是跟年迈的父母讲道理或者“算账”,希望他们能改变,或者能承认当年他们做的不足的地方。
我们终身都会携带着孩子的部分。即使已经很大程度上接近了和父母的分离,但我们的孩子的身份,并不会轻易消失,也没有必要让它消失。那些过去作为一个孩子对外界的人事物的反应,当我们年迈的时候,也会部分地按照那个反应去反应。
我们是否允许自己领养一对好的内在的父母,不必完美,却能平和有办法的与我们内在的孩子共处?当我在看布教授这套书时,找到了除了“意愿”这种抽象的东西以外,切实可运用的东西。如果我们还是一个孩子时,能被这样管教该多好。
这么多好办法,真的可以给我们的内在父母充分的滋养。当然了,现实中父母们,如果能使用这些办法也是非常棒的。
当我们内在的父母被支持得足够,也就能放下对真实的父母的需要和期待。
⊙版权声明: 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