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8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作者丨光啊
北京有句方言叫“熬鹰”,意思是用不让抓获的野鹰睡觉的方法来驯服它,后来这一方法也被应用于刑讯逼供中,由此可见剥夺睡眠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而有部电影,叫《搏击俱乐部》,其中男主杰克经历着生不如死的失眠。
入木三分的台词…
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这样报告——
过去1年中有43.4%的中国人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失眠。
近一半人!
2002年的数据,想必现在更多。
百分百你X度过喝牛奶食疗法,数羊数星星,读英语,也整过白噪音,试了冥想、阴阳气功大法,并微笑着一一推翻,开始瞎吃药。这种十八式翻来覆去,啧啧啧…
失眠,很大程度上是种主观感受,有人是入睡困难,也称早段失眠,从上床到睡着要超过30分钟;另有人,睡眠中易觉醒,也叫中段失眠,睡后频繁醒来或醒后再睡间隔超过30分钟,整晚睡眠不足5 小时;也有入睡后醒太早,别称早醒、末段失眠,指早上醒转时间提前1小时以上且不能再次入睡。
还有些奇葩,睡眠脑电图正常,甚至有打鼾,别人观察不到睡眠异常,但自身有失眠感,有个洋气的名字定义——睡眠知觉异常,也叫主观性失眠。
你以为睡不着是最可怕的?NO!
失眠只是个毛线,令人生无可恋是这些:疲劳、宿醉感、醒后疲乏、白天困倦、精神萎靡、思睡、思考问题慢、注意力不集中、纳差、消化不良、性功能减退及月经不调等一系列相伴症状。
这么吓人,那我一旦睡不着可就完了!
别害怕——
人在部分情景和状态下,如重大生活事件前,可能有不同程度失眠。离婚、丧偶或分居是失眠的危险因素,研究说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也与失眠有关(社会经济地位…咦,联想到自己)。
这种失眠与环境相符,如果没明显影响到交际、工作学习、吃喝拉撒、XXOO等社会功能,也没有十分痛苦,不必过多担心。
但......
如果睡眠状况持续无改善,失眠持续时间较长或间断出现,影响到交际、工作学习、吃喝拉撒、XXOO等等,睡眠不佳的体验和日间功能紊乱达到疾病程度,还是上医院吧。
国际上诊断失眠症的常用标准来自三个:《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和《国际疾病分类》,《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第五版)是最新近的诊断标准,2013年由美国精神病学会颁布。
其中对失眠障碍诊断要满足8条:
DSM-5 失眠障碍 |
A.对睡眠的质或量显著的不满意主诉,伴以下至少一项症状: 1.入睡困难(儿童表现为没有照料者干预时的入睡困难); 2.维持睡眠困难,以频繁觉醒或觉醒后入睡困难为特征(儿童表现为没有照料者干预时的觉醒后入睡困难); 3.早醒后不能再次入睡。 |
B. 睡眠困扰(或相关的日间疲惫感)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在社交、职业、教育、学术、行为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
C.睡眠困难每周至少发生3次。 |
D.睡眠困难至少已有3月。 |
E.即使有足够的睡眠机会仍发生睡眠困难。 |
F.失眠不能更好地被其他睡眠-觉醒障碍所解释,也不发生于其他睡眠觉醒障碍(如嗜睡发作,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和异态睡眠)病程中。 |
G.失眠不由物质(如药物滥用)生理效应所致。 |
H.共存精神疾病和医疗情况不足以解释显著的失眠主诉。 |
注意最后一条:共存精神疾病和医疗情况不足以解释显著的失眠主诉。
什么意思?
你说我还有精神障碍?这叫共病。
有研究表明,约50%的失眠症患者与精神障碍共病。一项对1812名社区人群的横断面研究显示出,80.0%的抑郁障碍患者有失眠症状,27.7%的抑郁障碍患者在失眠的同时共病睡眠增加。反过来,如果患者有轻、中、重度失眠,患者最少罹患一种精神障碍的风险讲分别增加1.7、2.6和5.0倍。
那么,我不单是失眠,很可能还有焦虑症、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
诊断失眠症必须明确一点:“睡眠的质和/或量不满意”必须是患者唯一的主诉。如果失眠仅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障碍)或躯体疾病症状(如疼痛、不适或服用某些药物)的一种,并不占主要地位,那么诊断应限定在主要的精神或躯体障碍,不诊断为失眠症。
一些睡眠障碍如梦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呼吸暂停及夜间肌阵挛,只有当它们导致了睡眠的质和(或)量下降时,才能确立诊断为失眠症。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失眠是基本症状,或者失眠时间太长太严重让患者把它看作是基本症状时,此时即使存在其他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或强迫等,也不能否定存在失眠症。不过,大多数失眠者通常过分关注自己的睡眠紊乱,否认存在情绪问题。
混了混了,失眠、焦虑、抑郁都是啥都是啥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患者多有失眠症状,反过来,失眠时人会表现出焦虑、抑郁情绪。两者有复杂的双向联系,导致失眠症、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诊断治疗并不简单。
失眠与焦虑有时像连体婴儿,失眠是焦虑障碍最突出的前驱症状。而焦虑障碍在普通人群患病率是7%-14%,其中有约1/3以失眠为主要症状。
失眠与抑郁的关系更厉害,失眠是抑郁障碍中最普遍的症状,有70%-84.7%的抑郁障碍患者伴有失眠症状,较常见的类型是混合失眠(占27.1%)和夜间失眠(占13.5%),早醒约占3.4%。失眠不仅是抑郁障碍具有诊断意义的症状之一,还是难治性抑郁的危险因素以及抑郁障碍康复的预测因子。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者的失眠表现略有差异,抑郁障碍患者的失眠多表现为早醒;焦虑障碍患者的失眠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当焦虑障碍还共病抑郁症,即三者同时存在时,失眠的严重程度会增加。
看来,容易混一起的这症那症,就算“解决失眠的20条建议”倒背如流也不管用,想治本还得找医生明确诊断。
乱用药物使不得,赶紧记住用药关键点!
明确是单纯失眠症,而非共病其他精神障碍,治疗有两种,药物和非药物。
■ 药物有抗抑郁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抗癫痫药物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入睡困难型患者一般选择半衰期短(<4小时)的药物;睡眠维持困难型则选半衰期长的药物(≥4小时)。
注意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宿醉反应和认知功能改变的不良反应,应用时要保证充足睡眠时间;米氮平可以快速改善情绪和睡眠症状,但有体重增加的副作用。
■ 非药物干预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疗法、放松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这些统称为认知行为治疗(CBT)。
下图是常用失眠治疗的药物:
要留心一点,治疗中失眠与焦虑障碍、抑郁障碍间可能产生交互影响,如治疗睡眠的药物也可能导致精神病性症状和焦虑、抑郁情绪,如不宁腿综合征的治疗可能影响睡眠。
失眠没那么简单,尤其与某些精神障碍共病时,不是忍一忍,也不是养生汤就能搞定,诊断要准确,药得吃,还得吃对,毕竟谁都不想像另一部电影——《机械师》男主那般,经历变态失眠折磨,最终吐露的:
Right now I wanna sleep,I just want to sleep。